Thursday, March 27, 2008

繽紛澳門自由行相片集

繽紛澳門自由行相片集


繽紛澳門自由行 PART IV

『媽閣廟』

從路環搭巴士回澳門半島印象中公車費用也不過葡幣5元左右,相當便宜。從『里斯本地帶』用完餐後,就搭著小巴士一路從路環回到澳門西南端的著名景點「媽閣廟」。媽閣廟建於1488年,時值明朝。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。雖然這供奉媽祖的廟宇,在中國沿海四處可見。可是歷史這麼悠久的倒也是不多見,雖曾招祝融。但是修繕時亦維持了原有風貌。沿著自弘仁殿至觀音閣,沿著山崖有不少數百年間留下來的石刻。可能因為殖民地的關係,媽閣廟曾出現在最早一批在中國所拍攝的照片,而廟前繁榮的景象也曾出現在不少西洋畫作中。

媽閣廟 主教山小堂 聖老楞佐教堂(風順堂)

『主教山小堂』


自媽閣廟往東北走,往西望洋山方向是旅遊局推薦的散步路線。除了留有東方的寺廟外,澳門亦留下了許多西方的教堂。位於西望洋山頂的主教山小堂又稱海崖聖母小堂,始建於1622年;今日的聖母堂則重建於1835年。教堂莊嚴宏偉,附有尖塔式的鐘樓,反映出古典折衷主義風格。聖母堂內,置有一大理石雕刻而成的聖母像,聖母雙手合什,面臨大海。聖母堂前的廣場是觀賞海景的好地點,可遠眺澳門旅遊塔與澳氹大橋。


『聖老楞佐堂』‧『風順堂』


聖老楞佐堂初建於1558年,1618年首次重建,1979年聖老楞佐堂再次全面重修。其後經過 1803、1846、1892年的幾次重修,外形內觀,都沒有甚麼明顯的改動。教堂內陳設古典雅緻,氣派華麗,具有東方藝術色彩。聖老楞佐堂是所謂 “基督城”的中心街道,過去葡萄牙人來澳後最先落腳在這一帶,可以看到不少教堂、修院以及歐式建築,除聖老楞佐堂外,還有聖若瑟教堂及修院、阿婆井葡人住宅區等,因而具有特別的歷史價值。

『議事亭前地』


這景點是來到澳門必到的地方,除了因為許多世界遺產都在此附近外,著名的小吃,如『義順』的薑汁撞奶,『黃枝記』的竹升麵這些都是這裡不可錯過的美食。議事亭前地因地處議事亭(澳門市政廳前身)而命名;上世紀70 年代,廣場中央新建一座噴水池,本地居民又俗稱此地為“噴水池”。開埠至今,議事亭前地一直是澳門的市中心,許多節日慶祝活動都在此舉行。此前地為民政總署大樓前的廣場,成一前寬後窄的漏斗形,兩側建築建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。右側主要建有具西方古典主義特色的郵政局大樓,新古典主義的仁慈堂大樓;左側是一列三層高帶有行人走廊的新古典主義樓宇,建築色彩多樣,窗式各有不同;1993年起,前地一帶鋪設黑白色碎石地面,並砌成波浪形圖案,既美觀又有特色;襯托周圍顏色鮮艷的文物建築,互相輝映,使前地一帶顯出濃濃的南歐風情。

議事亭前地大三巴牌坊

『大三巴牌坊』


另一個澳門的著名地標就是『大三巴牌坊』,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(即聖保祿教堂) 正面前壁的遺址。三巴乃來自於聖保祿的諧音,本地人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國傳統牌坊,將之稱為大三巴牌坊。教堂原是一名意大利耶穌會神父設計,由聚居澳門的日本教徒興建。從1602年奠基,到1637年才全部竣工。這間教堂可以說是與火結下不解緣,曾先後經歷三次大火,屢焚屢建,是一活生生的歷史見證。其中1835年一月的一次大火,整座教堂幾乎付諸一炬,幸好教堂最珍貴的前壁仍能保存屹立,成為今日的大三巴牌坊。最近一次大規模維修保養工程在1991年竣工。 『澳門大炮台』 (Fortaleza do Monte)(又名聖保祿炮台、中央炮台或大三巴炮台),是位於澳門的古老炮台,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築群之一部分。昔日曾是軍事防禦設施的重心,現為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,為澳門之著名旅遊景點。大炮台位居澳門半島中央柿山之上,佔地約1萬平方公尺,呈不規則四邊形,原為軍事用途。現今,大炮台的中央為1998年建成的澳門博物館,位於大炮台城堡頂層的是大炮台花園,在這裡可以俯瞰澳門360度的風景。

大三巴炮台 繽紛澳門

後記

去澳門之前,很多朋友跟我說,澳門沒什麼好玩的,就是賭博而已。可是玩了一趟澳門才發現,三天兩夜的行程對我來說還是趕了點。很難以想像小小的一個澳門,融合了中西文化。世界至今共有830處地點被列入世界遺產,沒想到在澳門到處都是世界遺產。此外當地的美食,除了中式的廣東菜,還有西方的葡國菜。如此豐富的的元素更增添了旅遊的趣味。下次如果有機會你過境澳門,不訪多停留一下,體驗繽紛的澳門。

觀看繽紛澳門自由行相簿請點選

Monday, March 24, 2008

繽紛澳門自由行 PART III

『路環島』

路環島位於澳門最南方的小漁村,一般旅行團是不會安排這個景點,不過如果是自由行則應該來體驗這小漁村的風情,不可錯過。路環島最有名的,當屬『安德魯餅舖』。說起澳門的蛋塔,『安德魯』與『瑪嘉烈』兩家小店創造出了澳門奇蹟。追朔其起源,乃出自於英國佬安德魯師傅,開了一家麵包坊,而老婆「瑪嘉烈」向澳門督府一位大廚學做蛋塔。漸漸的味於小漁村裡面安德魯麵包坊的蛋塔聞名全澳門,卻因夫妻的離異,這有名的蛋塔店就變成了兩家。ㄧ家就是原來的安德魯蛋塔,而另一個就是台灣KFC曾經引進的瑪嘉烈蛋塔。不幸的是老安德魯已於年前過世,除了舊有的老店外,安德魯的妹妹也在附近開了安德魯花園咖啡,還有安德魯咖啡兩家店。不用懷疑在這裡你所吃到的都是安德魯蛋塔。



路環有著小漁村的純樸和寧靜,韓劇『宮‧野蠻王妃』曾到此取景。你可以看到安德魯餅舖、聖方濟各教堂入境,沿著十月初五馬路走可體驗漁村的優閒,路上行人很少,旁邊店舖門口放曬著成排魚乾,路邊的小貓順著牆邊優雅漫步。看到這些很難心情不跟著輕鬆。



『里斯本地帶』

來到澳門,總是想嚐嚐葡國菜,旅遊手冊上介紹了很多家,『小飛象 』、『木偶』、『 九如坊』等,我ㄧ家也沒去過。到了路環一直聽到兩家餐廳的名字,一家是法蘭度餐廳(Restaurante Fernando) ,另一家則是『里斯本地帶』(Restaurant Espaco Lisboa)。雖然肚子不餓,但是為了下午的體力,還是走了里斯本地帶。拜韓劇所賜,這家餐廳成為眾多追星族的景點,不過它位於小巷子角落,就算有著地圖,一不小心還是容易把它視而不見。餐廳不大,是一棟二層樓建,二樓走廊可看室外風景,是個不錯的位子。 餐廳老闆安東尼奧原為澳門半島上的陸軍俱樂部經理,因為燒得一手好菜,又愛上路環島上幽靜的特色,所以跑到這個較為偏僻的地方開起了葡國餐廳。餐廳的服務生非常客氣,點餐時還會考量客人的人數怕點太多吃不完。最後點了『非洲雞』,據說這原來自非洲莫三比克的菜,在澳門各餐廳都有,經由廣東師傅的改良,基本上調味包括有大蒜、鹽、胡椒、橄欖油與椰汁等,使用調味使雞肉入味後,再以木炭慢火烤雞,碳烤出來的非洲雞,外皮有酥脆的口感,有點類似泰式焦麻雞,但少了油炸多了碳烤味和椰香。鄰座老外所點的菜香味四溢,令我們忍不住問了服務生,原來是蒜蓉蝦。蒜味入味,又有蝦子的甜味是不可錯過的海鮮。其它甜點是葡式布甸,感覺有點像奶酪。總之葡國菜的風味充滿了椰香,奶香,視覺上感覺雖有點黏稠,可是嚐起來可是令人吮指回味。



to be continued....

觀看繽紛澳門自由行相簿請點選

繽紛澳門自由行 PART II

追溯澳門的精彩文化,自16世紀中葉,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時,詢問居民當地名稱,居民誤以為指廟宇,答稱「媽閣」,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成「MACAU」,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。從葡萄牙人踏上澳門這片土地,建立了許多深具葡式風味的建築,今日都成為歷史城區的重要資產,如教堂遺址和修道院、基督教墳場、西式炮台建築群、西式劇院、現代化燈塔和西式大學等,構成一個保存最完整、最集中、也最古老的東西方風格共存的建築群。中西合璧的景色,是到訪澳門絕不可錯過的行程。 除了建築的特色外,澳門當地的小吃美食當然也是不可錯過的。出發前同行友人早已收集網路上所介紹的著名小吃,加上澳門旅遊局的手冊介紹,這趟澳門繽紛自由行還真是豐富。惟一可惜的是天公不作美,連續三天陰天,拍出來照片的顏色都出不來。

從高雄出發到澳門大約一個半小時,一下機場就有人員指引去搭乘飯店的接駁巴士。寶藍色的高級巴士是威尼斯人的接駁車,威尼斯人離機場不遠搭乘巴士才5分鐘,不過我們在巴士上等人員滿座出發卻等候近20分,在飯店等候checking 的人員還蠻多的。中午就可以checking 了,原本還擔心要等到下午。不過飯店把我的英文名字打錯了搞得訂房程序出了點問題,查無訂房紀錄,雖然最後終於搞定不過,這算是整個過程中的唯一遺憾。

威尼斯人飯店給我的感覺,其實就是一個字『大』。擁有三千個房間,占地一千零五十萬平方英呎的新飯店裝潢當然是新,感覺豪華氣派,房間裡還有傳真印表機可以使用,除了很大了賭場外(直接穿越賭場還要走三四分鐘),還有很大的表演會場空間,不過此行只是在此住宿,並未去觀賞表演。卸下行李後,想想除了飛機上的一餐,中午還沒吃哩,於是開始前往第一個目標,『大利來記豬扒包』餵肚子去。

『大利來記豬扒包』
這個在台灣到處有加盟店的豬扒包,到底本家味道如何?『大利來記』位於地堡街,招牌的豬扒包據說每日限量500個,限量是殘酷的。剛到店門口時約兩點四十五分,店門口沒啥人排隊。找個店外位子區坐下後,問了店員何時開始排,店員說已經開始排,趕緊前往前面一看已大約排了50人了,過了十分鐘我的後面也是長龍一串了,除了當地人外,很多觀光客手中還拿著旅遊手冊,看來也都是慕名而來。14葡幣的豬扒包,我的感覺對我來說豬肉有點油,但配上那夾的麵包還不錯吃。跟台灣的加盟店所販售的口感是完全不同。在此另外推薦他的『咖哩魚蛋』又香又辣,好吃~~。
DSC_0086 官也街


『官也街』
氹仔官也街,是以前葡人的聚居地,今日已成著名小吃街。在短短窄巷間放眼望去,各式的招牌讓人眼花繚亂。『鉅記手信』、『 晃記餅家』門口擠滿了購買花生糖、蛋捲、酥餅、牛軋糖的人。木偶,公雞,小飛像等葡國餐廳裝修各有特色。『誠昌飯店』水蟹粥更是不可錯過的美味。

『嘉模斜巷』
穿過官也街往上走,會看到許多老舊的葡式建築,淡黃的圍牆外還帶著油漆剝落痕跡。週日的午後,街道兩旁的店家大都關著門休息。突然間一陣音樂傳出來吸引著我,是一首台灣校園民歌的曲子,但是唱的卻是廣東話的歌詞。循著音樂而走來到一棟老房子。雖然門是關著的,但透過歌聲聽得出來,正再欣賞聽音樂的人所用的音響應當所費不貲。聲音厚實乾淨,這時候腦袋突然讓我閃過的電影『無間道』裡蔡琴演唱歌曲那一段:梁朝偉跟劉德華兩個人坐在沙發上張大嘴欣賞音樂的畫面。繼續往上走,入眼的是一段充滿歐陸氣息的階梯,兩旁綠蔭,這是就電影『伊莎貝拉』阿欣尋找愛犬的階梯。階梯上方的小山丘有著一座1885年建的聖母堂。對面的山腳下,正是極具葡萄牙風味的「龍環葡韻」。這五幢獨立別墅建於1921年,是當年澳葡政府高級官員的官邸。隨著時代的變遷,昔日的官邸,成為了博物館,展示當時的生活型態。我到時候天色已晚,已無法入內參觀。只看見幾個當地攝影同好,正對著模特兒進行外拍。


嘉模斜巷 龍環葡韻

『澳門漁人碼頭 Macau Fisherman's Wharf』
澳門漁人碼頭建於外港新填海區海岸,是澳門首個主題公園和仿歐美漁人碼頭的購物中心。是一個融合各國特色建築為主體建築購物中心,裡頭有個仿中國古代建築唐城、也有古個羅馬競技場、非洲叢林式的主題餐廳,還有歐洲多國代表性建築構成的「巴比倫」、「羅馬館」、「皇宮」、「阿姆斯特丹館」、「西班牙」等建築。基本上是個購物中心。如果不是血拼一族,本人倒是覺得可不必前往。過分的新穎的裝潢,令我有到了台灣主題樂園的感覺。

『六記粥麵』
下午吃了『誠昌飯店』的水蟹粥後,對旅遊手冊上介紹的澳門美食更有信心了。於是喜歡麵食的我前往很多媒體介紹的『六記粥麵』。本店特色就是廣東特產竹生麵,之所以稱為特色是因為他桿麵是利用一支大竹竿,這桿出來的麵條,大小跟台灣的細麵線一樣,但更有嚼勁口感真好。有名的餐點有鮮蝦雲吞麵、炸鯪魚丸、炸鮮蝦雲吞,鳳爪。它的湯頭濃郁更是不可錯過。因為有許多媒體來採訪過,因此當用完餐離開要拍照時,老闆娘還很自然的面對鏡頭讓我拍煮麵的情況。

to be continued.....

觀看澳門旅遊相簿請點選


Friday, March 21, 2008

繽紛澳門自由行 PART I

去年九月前往義大利旅遊 僅僅去了羅馬與翡冷翠兩個地方,另一個著名城市威尼斯無緣前往。同一個時間在地球的這一邊的澳門。正因威尼斯人度假酒店的開幕,而引起一連串的話題。澳門觀光旅遊局,不斷的在各媒體行銷澳門。讓我開始也對這小地方引起了興趣。既然上次去義大利沒去威尼斯,那就到澳門住住威尼斯人酒店吧。

之前印象中的澳門,就是亞洲賭城。去年這小地方也因為博弈事業,該地區的國民所得已經快超越鄰近的香港。除了『賭』,澳門還有什麼?
看了旅遊局的詳細介紹才知道,比起台灣小小的澳門可是到處都是幾百年的古蹟,而且這些古蹟還都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。反觀在台灣要找到百年古蹟可還真不容易哩。

準備開始進行澳門自由行,第一步當然是上網搜集資料。澳門旅遊局 是你不可錯過的網站。除此之外寫信去澳門旅遊局台北辦事處附回郵四十元,你可以獲得全套澳門景點的介紹。舉凡旅遊地圖,公車路線圖,景點介紹,這些說明還建議你應當如何如何造訪知性的澳門。如果你在台灣有了這些資料相信你的自由行一定相當豐富。
DSC_0002 DSC_0800
有旅行業者規劃的 『BMW深度玩澳門』 是十分適合自由行的方式,因為澳門的腹地小,要自己去玩不難,所謂「Macau BMW自遊走」行程就是以建築(B-Building)、博物館(M-Museum)和世界遺產(W-World heritage)為主題方向,來探索澳門的歷史人文,加上有很多美食和小吃,三天兩夜的行程下來我還有好多地方沒逛。接下來就要開始介紹我是如何玩澳門囉。

認識澳門

打開地圖,(前往澳門旅遊局索取,或上網下載澳門地圖通),澳門分為三部份:澳門半島、氹仔(氹唸ㄍㄢ)、路環。因為大部分景點位於澳門半島,所以之前大部分的旅客只會在澳門半島和氹仔,不過如果有機會前往路環也是另外一種體會。韓劇『宮』-野蠻王妃,最後幾幕就在路環這個小漁村拍攝。

行在澳門

自助旅行最怕的就是行的問題,其實在澳門旅遊除了打滴(計程車),但搭計程車外,有一種方便的旅遊方式,就是善用飯店的免費接駁車。各大飯店在機場、閘口、碼頭等地都有免費接駁巴士往返。如果你要前往的地點離哪個飯店比較近,就可以就近搭乘免費接駁巴士。若是在澳門半島穿梭又懶得走那就是計程車了,起跳11元還不會算太貴。比較長途的部份,建議搭乘公車會比較划算最高票價才4.5元。記得在台灣或在澳門機場索取地圖有公車路線會很方便。

幣值

澳門貨幣以葡幣及港幣為主,一般不分大小都是以1比1計算,餐廳也可用人民幣付費但"不補水".....也就是不計匯率,匯差不補差額的意思。所以有葡幣的話給葡幣最划算。

知道了如何用錢和坐車後,就可以開始上路囉。


to be continued.....

Saturday, March 01, 2008

鏡頭背後的故事

1972 年六月八日 美聯社記者 Nick Ut 在越南拍下了一張歷史性的照片(因版權關係請點選看照片),一個被美軍燒夷彈燒傷而在路上裸身奔跑的小女孩。 這張照片獲得當年的普立茲獎,也扭轉了整個越戰情勢,自此美國本土反戰聲浪蜂擁而至。當Nick 拍下照片後趕緊要求同袍,對小女孩展開急救,將女孩送到當地軍醫院進行治療。軍醫院不醫治越南平民的規定幾乎扼殺了小女孩的生命,所幸Nick透過各種管道要求協助,最後小女孩獲得醫療。多年以後小女孩也成為聯合國的和平大使,為這場戰爭作了見證。



1994 年的普立茲獎得作品,是一張小孩與禿鷹的照片 (因版權關係請點選看照片),攝影記者Kevin Carter 拍攝一個非洲蘇丹一個飢瘦小男孩正爬往聯合國難民營,而旁邊虎視眈眈的是一隻禿鷹,正等待著小孩躺下。儘管當時因為記者不得捲入報導事件的職業規定使得Kevin 未對小孩伸出援手,回國後Kevin 還是面對著各方排山倒海來壓力,最後以一顆子彈結束生命。



有幸在去年年底,Nick Ut 來訪時前去聽了他的演講,介紹了他的攝影生涯中的大事。他提到了以上兩個故事讓我們去思考。我想Nick他一定沒想過,他的一張照片會扭轉整個戰局,但是擔任一個攝影師絕對有機會去見證那歷史性的一刻。到底是什麼改變了一切?是一張有生命力的照片。其實每次照完像回來看照片在整理照片,會讓自己多看一眼的照片並非是那些模特兒長得漂亮的照片,而是那些我透過照片說話的照片,我心中的好照片取決於看照片的人是不是能夠和我透過照片來溝通。拍了婚禮紀錄後,更覺如此。拍到主角人物感動掉淚,我希望當他們看到照片時,會記得那一刻。看著自己小時候的照片,感謝當初有個愛照相的老爸留下了不少回憶。也期許自己握著相機能拍出來會故事的照片。

與 Nick Ut 合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