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March 27, 2008

繽紛澳門自由行 PART IV

『媽閣廟』

從路環搭巴士回澳門半島印象中公車費用也不過葡幣5元左右,相當便宜。從『里斯本地帶』用完餐後,就搭著小巴士一路從路環回到澳門西南端的著名景點「媽閣廟」。媽閣廟建於1488年,時值明朝。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。雖然這供奉媽祖的廟宇,在中國沿海四處可見。可是歷史這麼悠久的倒也是不多見,雖曾招祝融。但是修繕時亦維持了原有風貌。沿著自弘仁殿至觀音閣,沿著山崖有不少數百年間留下來的石刻。可能因為殖民地的關係,媽閣廟曾出現在最早一批在中國所拍攝的照片,而廟前繁榮的景象也曾出現在不少西洋畫作中。

媽閣廟 主教山小堂 聖老楞佐教堂(風順堂)

『主教山小堂』


自媽閣廟往東北走,往西望洋山方向是旅遊局推薦的散步路線。除了留有東方的寺廟外,澳門亦留下了許多西方的教堂。位於西望洋山頂的主教山小堂又稱海崖聖母小堂,始建於1622年;今日的聖母堂則重建於1835年。教堂莊嚴宏偉,附有尖塔式的鐘樓,反映出古典折衷主義風格。聖母堂內,置有一大理石雕刻而成的聖母像,聖母雙手合什,面臨大海。聖母堂前的廣場是觀賞海景的好地點,可遠眺澳門旅遊塔與澳氹大橋。


『聖老楞佐堂』‧『風順堂』


聖老楞佐堂初建於1558年,1618年首次重建,1979年聖老楞佐堂再次全面重修。其後經過 1803、1846、1892年的幾次重修,外形內觀,都沒有甚麼明顯的改動。教堂內陳設古典雅緻,氣派華麗,具有東方藝術色彩。聖老楞佐堂是所謂 “基督城”的中心街道,過去葡萄牙人來澳後最先落腳在這一帶,可以看到不少教堂、修院以及歐式建築,除聖老楞佐堂外,還有聖若瑟教堂及修院、阿婆井葡人住宅區等,因而具有特別的歷史價值。

『議事亭前地』


這景點是來到澳門必到的地方,除了因為許多世界遺產都在此附近外,著名的小吃,如『義順』的薑汁撞奶,『黃枝記』的竹升麵這些都是這裡不可錯過的美食。議事亭前地因地處議事亭(澳門市政廳前身)而命名;上世紀70 年代,廣場中央新建一座噴水池,本地居民又俗稱此地為“噴水池”。開埠至今,議事亭前地一直是澳門的市中心,許多節日慶祝活動都在此舉行。此前地為民政總署大樓前的廣場,成一前寬後窄的漏斗形,兩側建築建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。右側主要建有具西方古典主義特色的郵政局大樓,新古典主義的仁慈堂大樓;左側是一列三層高帶有行人走廊的新古典主義樓宇,建築色彩多樣,窗式各有不同;1993年起,前地一帶鋪設黑白色碎石地面,並砌成波浪形圖案,既美觀又有特色;襯托周圍顏色鮮艷的文物建築,互相輝映,使前地一帶顯出濃濃的南歐風情。

議事亭前地大三巴牌坊

『大三巴牌坊』


另一個澳門的著名地標就是『大三巴牌坊』,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(即聖保祿教堂) 正面前壁的遺址。三巴乃來自於聖保祿的諧音,本地人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國傳統牌坊,將之稱為大三巴牌坊。教堂原是一名意大利耶穌會神父設計,由聚居澳門的日本教徒興建。從1602年奠基,到1637年才全部竣工。這間教堂可以說是與火結下不解緣,曾先後經歷三次大火,屢焚屢建,是一活生生的歷史見證。其中1835年一月的一次大火,整座教堂幾乎付諸一炬,幸好教堂最珍貴的前壁仍能保存屹立,成為今日的大三巴牌坊。最近一次大規模維修保養工程在1991年竣工。 『澳門大炮台』 (Fortaleza do Monte)(又名聖保祿炮台、中央炮台或大三巴炮台),是位於澳門的古老炮台,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築群之一部分。昔日曾是軍事防禦設施的重心,現為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,為澳門之著名旅遊景點。大炮台位居澳門半島中央柿山之上,佔地約1萬平方公尺,呈不規則四邊形,原為軍事用途。現今,大炮台的中央為1998年建成的澳門博物館,位於大炮台城堡頂層的是大炮台花園,在這裡可以俯瞰澳門360度的風景。

大三巴炮台 繽紛澳門

後記

去澳門之前,很多朋友跟我說,澳門沒什麼好玩的,就是賭博而已。可是玩了一趟澳門才發現,三天兩夜的行程對我來說還是趕了點。很難以想像小小的一個澳門,融合了中西文化。世界至今共有830處地點被列入世界遺產,沒想到在澳門到處都是世界遺產。此外當地的美食,除了中式的廣東菜,還有西方的葡國菜。如此豐富的的元素更增添了旅遊的趣味。下次如果有機會你過境澳門,不訪多停留一下,體驗繽紛的澳門。

觀看繽紛澳門自由行相簿請點選

No comments: